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召:召喚。揮:擺手。手一召就來,手一擺就去。形容非常聽從指揮。
出處老舍《老舍自傳》第六章第五節:“無關緊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來,揮之即去,毫不客氣。”
例子我們保證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絕對服從指揮。
基礎信息
拼音zhào zhī jí lái,huī zhī jí qù
注音ㄓㄠˋ ㄓ ㄐ一ˊ ㄌㄞˊ,ㄏㄨㄟ ㄓ ㄐ一ˊ ㄑㄨˋ
繁體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感情召之即來,揮之即去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招之即來,揮之即去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低聲下氣(意思解釋)
- 日甚一日(意思解釋)
- 甕中之鱉(意思解釋)
- 處實效功(意思解釋)
- 愛才如渴(意思解釋)
- 算盡錙銖(意思解釋)
- 薄暮冥冥(意思解釋)
- 刀光劍影(意思解釋)
- 結駟連騎(意思解釋)
- 春冰虎尾(意思解釋)
- 將伯之呼(意思解釋)
- 倒裳索領(意思解釋)
- 結纓伏劍(意思解釋)
- 交臂歷指(意思解釋)
- 唇槍舌劍(意思解釋)
- 禮壞樂缺(意思解釋)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釋)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釋)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釋)
- 無影無蹤(意思解釋)
- 意料之外(意思解釋)
- 風風雨雨(意思解釋)
- 薪盡火滅(意思解釋)
- 束身受命(意思解釋)
- 歡聚一堂(意思解釋)
- 困獸猶斗(意思解釋)
- 紛紅駭綠(意思解釋)
- 縱橫四海(意思解釋)
※ 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意思解釋、召之即來,揮之即去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易子而教 | 易:交換。交換孩子進行教育。 |
物腐蟲生 | 東西腐爛了才會生蟲。比喻禍患的發生,總有內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點,別人才能乘機打擊。 |
簡明扼要 | 扼要:抓住要點。簡單明了;抓住要點。 |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離家去當和尚、尼姑。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薄暮冥冥 | 薄暮: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冥冥:天地昏暗。傍晚時天色昏暗。 |
一寸光陰一寸金 | 一寸光陰:指日影移動一寸;形容很短的時間。形容時間的寶貴。 |
氣象萬千 | 氣象:景象;萬千:泛指極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壯麗而多變化。 |
欺善怕惡 | 欺侮善良者,懼怕兇惡者。 |
飯囊酒甕 | 比喻只會吃飯喝酒,不會做事的人。 |
共商國是 | 國是:國事;國家的大政方針。共同商量國家的政策和方針。 |
眾建賢才 | 建:建樹;賢才:優秀的人才。選用眾多優秀的人才。 |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極,混一天算一天,沒有積極主動的精神。 |
意興索然 | 索然:全無,空盡。興致全無。形容一點興致也沒有。亦作“興致索然”。 |
打情賣笑 | 打情罵俏,指男女調情。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稱冒險犯法;不顧性命的人。亡:無;命:名;亡命:逃匿則削除名籍;故以逃亡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類人(含貶義)。 |
牛郎織女 | 牛郎織女是從牽牛星和織女星兩個星名衍化而成的傳統神話中的兩個主角。傳說織女是天帝的孫女;織造云錦;但跟牛郎結婚以后;就中斷織錦;致使天帝震怒;責令分離;每年七夕準相會一次。現比喻夫妻長期分離。 |
目無全牛 |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 |
聰明才智 | 聰明:耳聰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散帶衡門 | 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婆心:老婆婆的心腸;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勸。 |
敗德辱行 | 敗壞道德和操守。 |
刮目相看 | 去掉舊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如火如荼 | 荼:音圖。像火一樣紅;像茅草花一樣白。比喻氣勢浩大而熱烈。 |
不問青紅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動而忘了應有的態度;作出不適宜的舉動。乎:古漢語虛詞;無詞匯意義;所以:指原來應有的態度或行為。 |
淺見薄識 | 淺見:膚淺的見解。形容見聞不廣,知識貧乏。 |
改惡向善 | 指不再做惡,重新做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