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國安民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保衛國家,使人民安居樂業。
出處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62回:“若以禮幣請他,拜為上將,可以掃清水寨,殄滅狂徒,保國安民。”
例子而友邦遠國,順天事大,保國安民,皇天監之,亦克昌焉。(《明史 西域四》)
基礎信息
拼音bǎo guó ān mín
注音ㄅㄠˇ ㄍㄨㄛˊ ㄢ ㄇ一ㄣˊ
繁體保國安民
感情保國安民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軍隊的職責。
近義詞保家衛國
英語defend the country and ensure a peaceful life for the people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及時應令(意思解釋)
-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意思解釋)
- 亭亭玉立(意思解釋)
- 金屋藏嬌(意思解釋)
- 目光短淺(意思解釋)
- 快馬加鞭(意思解釋)
- 居重馭輕(意思解釋)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意思解釋)
- 想望豐采(意思解釋)
- 先聲奪人(意思解釋)
- 四書五經(意思解釋)
- 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解釋)
- 斗唇合舌(意思解釋)
- 故步不離(意思解釋)
- 言而無信(意思解釋)
- 廢書而嘆(意思解釋)
- 必由之路(意思解釋)
-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意思解釋)
- 生死有命(意思解釋)
- 團團轉(意思解釋)
- 吳頭楚尾(意思解釋)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釋)
- 令人滿意(意思解釋)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釋)
- 羊質虎皮(意思解釋)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意思解釋)
- 空話連篇(意思解釋)
- 白草黃云(意思解釋)
※ 保國安民的意思解釋、保國安民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肝髓流野 | 形容戰斗激烈殘酷、尸橫遍野。 |
回心轉意 | 回、轉:掉轉、扭轉;心、意:心思。重新考慮;改變原來的想法和態度。 |
歇斯底里 | 情緒異常激動,舉止失常。 |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 眼紅:激怒的樣子。仇敵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兢兢戰戰 | 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戰戰:畏懼的樣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謹慎的樣子。 |
懸崖勒馬 | 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勒:收住韁繩。 |
不卑不亢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自食其果 | 自己吃自己種下的惡果。形容自己做壞事;自己受害。 |
一寸光陰一寸金 | 一寸光陰:指日影移動一寸;形容很短的時間。形容時間的寶貴。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軍;不暴露目標。后用以指休戰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 |
救經引足 | 經:自縊,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卻去拉他的腳。比喻做的事與愿望相違背。 |
作賊心虛 | 虛:怕。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形影相吊 |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相互慰問。形容非常孤單;沒有伴侶。吊:慰問。 |
結纓伏劍 | 結纓:系上帽帶;伏劍:拔劍自刎。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 |
面有難色 | 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 |
分工合作 | 眾人各司其責,共同從事工作。 |
共為唇齒 | 比喻互相輔助。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南征北戰,東蕩西殺 | 征:征戰;蕩:掃蕩。形容轉戰南北,奮勇殺敵。 |
形影相隨 |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形容關系密切;永不分離。 |
樂以忘憂 | 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 |
可有可無 | 可以有也可以沒有。指無關緊要或不很重要。 |
色厲內荏 | 色:神色;歷:歷害;內:內心。荏:軟弱;怯懦。形容外表嚴厲強硬;內心怯懦軟弱。 |
面如土色 | 土色:灰黃色。臉色像泥土的顏色一樣。形容非常恐懼的樣子。 |
罵罵咧咧 | 指在說話中夾雜著罵人的話 |
聲馳千里 | 馳:傳揚。名聲遠播。形容聲望很高。 |
拆東墻補西墻 | 拆倒東邊的墻,以修補西邊的墻。比喻臨時勉強應付。亦比喻臨時救急,不是根本辦法。 |
牛衣對泣 | 睡在牛衣里,相對哭泣。形容夫妻共同過著窮困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