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大體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識:懂得;大體:重要的道理;關(guān)系全局的道理。指不能認清大局;不懂得做事、處理問題從整體和長遠利益出發(fā)。
出處《宋書 南郡王義宣傳》:“嘗獻世祖酒,先自酌飲,封送所馀,其不識大體如此。”
例子上斥為不識大體,仍諭內(nèi)監(jiān)在外生事者聽人責(zé)懲。(《清史稿 高宗本紀》)
基礎(chǔ)信息
拼音bú shí dà tǐ
注音ㄅㄨˊ ㄕˊ ㄉㄚˋ ㄊ一ˇ
繁體不識大軆
正音“識”,不能讀作“shī”。
感情不識大體是貶義詞。
用法動賓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不明白關(guān)系到大局的道理。
辨形“識”,不能寫作“拾”。
歇后語耗子啃菩薩
謎語瞎子摸象
近義詞鼠目寸光、目光如豆
反義詞高瞻遠矚、目光如炬、卓有遠見
英語not to understand the highest principles of propriety
俄語не видеть цéлого
德語allgemeine Grundprinzipien nicht kennen
法語n'avoir pas une vue d'ensemble(aux vues bornée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皆大歡喜(意思解釋)
- 貧賤不移(意思解釋)
- 習(xí)非成是(意思解釋)
- 弦外之響(意思解釋)
- 鑒影度形(意思解釋)
- 想望豐采(意思解釋)
- 惜指失掌(意思解釋)
- 拭目以待(意思解釋)
- 年少無知(意思解釋)
- 今來古往(意思解釋)
- 壽元無量(意思解釋)
- 姹紫嫣紅(意思解釋)
- 角巾素服(意思解釋)
- 色中餓鬼(意思解釋)
- 表里如一(意思解釋)
- 乳臭未干(意思解釋)
- 斷香零玉(意思解釋)
- 令人作嘔(意思解釋)
- 結(jié)纓伏劍(意思解釋)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釋)
- 之子于歸(意思解釋)
- 斷織勸學(xué)(意思解釋)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釋)
- 二三其意(意思解釋)
- 不寧唯是(意思解釋)
- 義不容辭(意思解釋)
- 山陰道上,應(yīng)接不暇(意思解釋)
- 色厲內(nèi)荏(意思解釋)
※ 不識大體的意思解釋、不識大體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物腐蟲生 | 東西腐爛了才會生蟲。比喻禍患的發(fā)生,總有內(nèi)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點,別人才能乘機打擊。 |
無法無天 | 法:法紀;天:天理。舊指不顧國法和天理;任意干壞事。現(xiàn)多形容違法亂紀;不受管束。 |
寧為雞口,毋為牛后 |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不為大者之后。同“寧為雞口,無為牛后”。 |
明爭暗斗 |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進行爭斗;形容內(nèi)部鉤心斗爭;互相爭斗的情況。 |
膽寒發(fā)豎 | 形容恐怖之極。 |
聊以自慰 | 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 |
有權(quán)有勢 | 勢:地位和權(quán)力。既有權(quán)力,又有地位。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責(zé)。《紅樓夢》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這里,沒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會他們?nèi)ァ!?/td> |
粗制濫造 | 粗:粗糙;濫:過多而不加以節(jié)制。原指產(chǎn)品制作粗糙;只求數(shù)量;不顧質(zhì)量。現(xiàn)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講求質(zhì)量。 |
婆婆媽媽 | 形容人動作瑣細,言語羅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文山會海 | 形容文件會議多得泛濫成災(zāi)。 |
三十三天 | 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通今達古 | 同“通今博古”。 |
恐后爭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進。 |
珠還合浦 | 合浦:漢代郡名,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比喻東西失而復(fù)得或人去而復(fù)回。 |
公子哥兒 |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不務(wù)正業(yè)的子弟。 |
超然物外 | 超然:脫離;不介入;物:客觀世界。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對現(xiàn)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空腹高心 | 腹內(nèi)空虛而目空一切。形容并無真才實學(xué)。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辦公或?qū)徖戆讣Y(jié)束。現(xiàn)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向后退縮。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 |
有志竟成 | 竟:終于。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終究會成功。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寫下字據(jù)保存進來,以作憑證 |
師嚴道尊 | 為師之道要尊貴、莊嚴。《禮記 學(xué)記》:“凡學(xué)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xué)。”宋 韓淲《澗泉日記》:“鄭康成事馬融,三年不得見,乃使高業(yè)弟傳授于玄……漢之師道尊嚴如此。” |
勢在必行 | 行:做。從事情發(fā)展的趨勢看,必須采取行動。 |
表面文章 | 比喻浮夸或不切實際,敷衍塞責(zé)的做法。 |
古來今往 | 從古代到現(xiàn)代。 |
落荒而逃 | 離開大路;逃向荒野。形容戰(zhàn)敗后狼狽地逃走。也比喻處于尷尬窘迫境地時狼狽而去。 |
來因去果 | 指事情的來龍去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