瞪目哆口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睜大眼睛,張開嘴巴。形容驚呆的樣子。
出處清 無名氏《帝城花樣 春珊傳》:“諸名士且搖玉柄麈尾,擎鐵如意,瞪目哆口如木雞。”
例子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37回:“翠鳳氣的瞪目哆口。”
基礎信息
拼音dèng mù chǐ kǒu
注音ㄉㄥˋ ㄇㄨˋ ㄔˇ ㄎㄡˇ
感情瞪目哆口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狀語;指驚呆。
近義詞目瞪口張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日甚一日(意思解釋)
- 回心轉意(意思解釋)
- 旁若無人(意思解釋)
- 畏縮不前(意思解釋)
- 人才濟濟(意思解釋)
- 引鬼上門(意思解釋)
- 長命富貴(意思解釋)
- 志滿意得(意思解釋)
- 臭名遠揚(意思解釋)
- 損人不利己(意思解釋)
- 疙里疙瘩(意思解釋)
- 旁征博引(意思解釋)
- 萬無一失(意思解釋)
- 汗牛充棟(意思解釋)
- 安步當車(意思解釋)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釋)
- 風俗人情(意思解釋)
- 夷為平地(意思解釋)
- 令人滿意(意思解釋)
- 不置可否(意思解釋)
- 令人作嘔(意思解釋)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釋)
- 將功折罪(意思解釋)
- 有求必應(意思解釋)
- 似是而非(意思解釋)
- 公子哥兒(意思解釋)
- 穩如泰山(意思解釋)
- 裊裊婷婷(意思解釋)
※ 瞪目哆口的意思解釋、瞪目哆口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快馬加鞭 | 對本來跑得很快的馬再打幾鞭。比喻快上加快。 |
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 | 鬩:爭吵;墻:門屏。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 |
暴發戶 | 指突然發了財得了勢的人。 |
說一不二 | 指說話算數;說了就不更改。 |
舉重若輕 | 舉起重物就像舉起輕東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輕松地勝任繁重的工作。 |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 | 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表決定性的意見。 |
棟梁之材 | 可以做屋棟房梁的材料。比喻能夠擔當重任的人。 |
舉善薦賢 | 賢:胡才能,有道德的。保舉推薦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
百無一是 | 是:對的;正確的。一點正確的地方也沒有。 |
見危致命 | 見“見危授命”。 |
逆來順受 | 逆:不順;順:順從;受:忍受。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不作反抗。 |
氣象萬千 | 氣象:景象;萬千:泛指極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壯麗而多變化。 |
青云直上 | 青云:指青天。直線上升;向高空飛騰直上。比喻人的地位直線上升。 |
漫不經心 | 漫:隨便;不受約束;經心:在意;留心。說話辦事不用心考慮;隨隨便便;不在乎。 |
進讒害賢 | 讒:讒言,說他人的壞話;賢:賢良,指好人。說壞話,陷害好人。 |
陽春白雪 | 陽春;白雪:是戰國時代楚國的藝術性較高難度較大的歌曲;后來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
惡醉強酒 | 強:硬要。怕醉卻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面有難色 | 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 |
時不我待 |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指要抓緊時間。 |
兵戎相見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見。指用戰爭解決問題。 |
粉墨登場 | 粉墨:搽臉和畫眉的化妝品。指化裝后登臺演戲。比喻喬裝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臺。也比喻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戲一樣活動。 |
輕重緩急 | 緩:慢;不急。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 |
引領翹首 | 引領:伸長脖子;翹首:抬頭。伸長脖子,抬著頭。非常盼望的樣子。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氣或認輸。 |
竹籃打水一場空 | 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 |
脫口而出 | 指話語未經思索;隨口而言。脫口:不加思索地開口說。 |
束身受命 | 束身:約束自身,不放縱。比喻投案。指投案歸順過去以后、聽從命令。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動而忘了應有的態度;作出不適宜的舉動。乎:古漢語虛詞;無詞匯意義;所以:指原來應有的態度或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