罰當其罪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罰:處罰,懲罰。所作處罰和所犯罪行相當。
出處唐·王方慶《魏鄭公諫錄·對百官應有堪用者》:“賞當其勞,無功者自退;罰當其罪,為惡者戒懼。”
例子凌力《少年天子》第二章:“皇上明見萬里,實在是我自己糊涂,罰當其罪!”
基礎信息
拼音fá dāng qí zuì
注音ㄈㄚˊ ㄉㄤ ㄑ一ˊ ㄗㄨㄟˋ
繁體罰當其辠
感情罰當其罪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處罰和所犯罪行相稱。
反義詞罰不當罪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好說歹說(意思解釋)
- 剛正不阿(意思解釋)
- 首身分離(意思解釋)
- 普天同慶(意思解釋)
- 八斗之才(意思解釋)
- 以權謀私(意思解釋)
- 炙手可熱(意思解釋)
- 明知故問(意思解釋)
- 遺形藏志(意思解釋)
- 取而代之(意思解釋)
- 過而能改(意思解釋)
- 性急口快(意思解釋)
- 望而生畏(意思解釋)
- 匡謬正俗(意思解釋)
- 共商國是(意思解釋)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釋)
- 流里流氣(意思解釋)
- 學而優則仕(意思解釋)
- 念茲在茲(意思解釋)
- 切樹倒根(意思解釋)
- 超然絕俗(意思解釋)
- 不在話下(意思解釋)
- 細水長流(意思解釋)
- 祝哽祝噎(意思解釋)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意思解釋)
- 慌不擇路(意思解釋)
- 避俗趨新(意思解釋)
- 天相吉人(意思解釋)
※ 罰當其罪的意思解釋、罰當其罪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倒果為因 | 把結果當成原因,顛倒了因果關系。 |
抱頭鼠竄 | 竄:逃跑;亂跑。抱著頭像老鼠一樣迅速逃跑。多用來形容受到沉重打擊狼狽逃跑的樣子。 |
迷而不反 | 迷路后不知回來。比喻犯了錯誤不知改正。 |
富貴不淫,威武不屈 | 富:有錢;貴:地位高;淫:惑亂;威武:武力。指不因有錢有勢而惑亂,不因武力或權勢而脅迫屈服。 |
大惑不解 | 惑:疑惑迷亂;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輩子。后指對某事或情況懷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
頭面人物 | 指在社會上有較大名聲或勢力的人(多含貶義)。 |
冠絕一時 | 冠絕:遙遙領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時期內超出同輩,首屈一指。 |
折臂三公 | 晉代的羊枯,曾墜馬折斷手臂,官至三公。指貴官墮馬。 |
雞胸龜背 | 凸胸駝背。 |
專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敢不承命 | 敢:反語,“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 |
陽春白雪 | 陽春;白雪:是戰國時代楚國的藝術性較高難度較大的歌曲;后來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
鮮血淋漓 |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樣子。形容鮮血流淌不止。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托。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結束。逼得毫無辦法;不得不如此。 |
斷章截句 | 不顧上下文義,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彎曲原意。斷、截:割裂。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覺能力。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對刺激沒有感覺。形容思想不敏銳;對事物反應遲鈍;漠不關心。 |
困獸猶斗 | 困獸:被圍困的野獸;猶:還、仍;斗:搏斗。被圍困的野獸還要搏斗。比喻陷于絕境的失敗者還要頑抗。 |
以夷制夷 | 夷: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使其相互沖突;削弱其力量。 |
藥石無效 | 藥石:藥和治病的石針。藥和石針都不見效。形容病情嚴重。 |
連車平斗 | 形容冗員很多。 |
一棍子打死 | 比喻認為沒有絲毫可取之處而全盤否定。 |
說來話長 | 表示事情很復雜,不是幾句話就能說清楚(多指不大愉快的事)。 |
不擇手段 | 擇:挑選;選擇。不選什么手段。為了達到目的;什么手段都使得出來。 |
三月不知肉味 | 三個月之內吃肉不覺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記了其它事情。也借用來形容幾個月不吃肉。 |
夫榮妻貴 | 榮:本指草木茂盛;比喻興盛顯達。丈夫榮耀顯達;妻子也跟著尊貴起來。 |
利欲熏心 | 利:名利;欲:欲望;熏:熏染;侵襲。貪財圖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竅。 |
坐耗山空 | 指只消費不生產,堆積如山的財富也要耗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