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罪吊人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見“伐罪吊民”。
出處《南史·檀道濟傳》:“道濟曰:‘伐罪吊人,正在今日。’皆釋而遣之。”
基礎信息
拼音fá zuì diào rén
注音ㄈㄚˊ ㄗㄨㄟˋ ㄉ一ㄠˋ ㄖㄣˊ
繁體伐辠弔人
感情伐罪吊人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鋤強扶弱。
近義詞伐罪吊民
英語punish the wicked and console the people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本位主義(意思解釋)
- 大有可為(意思解釋)
-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意思解釋)
- 囊螢映雪(意思解釋)
- 居重馭輕(意思解釋)
- 嚴刑峻法(意思解釋)
- 自己人(意思解釋)
- 多謀善慮(意思解釋)
- 鑒影度形(意思解釋)
- 舊地重游(意思解釋)
- 大包大攬(意思解釋)
- 寸步不離(意思解釋)
- 頭面人物(意思解釋)
- 珠宮貝闕(意思解釋)
-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意思解釋)
- 玉卮無當(意思解釋)
- 促膝談心(意思解釋)
- 見危致命(意思解釋)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釋)
- 行不顧言(意思解釋)
- 風俗人情(意思解釋)
- 前腳后腳(意思解釋)
- 發號施令(意思解釋)
- 公才公望(意思解釋)
- 繪聲繪影(意思解釋)
- 不置可否(意思解釋)
- 國無寧日(意思解釋)
- 家無儋石(意思解釋)
※ 伐罪吊人的意思解釋、伐罪吊人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長噓短氣 | 長聲、短聲不住地嘆息不止。 |
材輕德薄 | 指才德疏淺。有時用為謙詞。 |
空谷傳聲 | 谷:山谷。人在山谷中發出音響;立即可以聽到回聲。比喻很快有所反響。 |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指幸運事不會連續到來,禍事卻會接踵而至。 |
文山會海 | 形容文件會議多得泛濫成災。 |
眾建賢才 | 建:建樹;賢才:優秀的人才。選用眾多優秀的人才。 |
歌舞升平 | 邊歌邊舞;慶祝太平;有粉飾太平的意思。含貶義。升平:太平。 |
樹欲靜而風不止 | 樹要靜止,風卻不停地刮著。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
兵微將寡 | 微、寡:少。兵少將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結纓伏劍 | 結纓:系上帽帶;伏劍:拔劍自刎。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 |
滿園春色 | 整個園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 |
狂風暴雨 | 大風大雨。比喻聲勢猛烈或處境險惡。 |
今夕何夕 | 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贊嘆語。謂此是良辰。 |
欲速則不達 | 速:快;達:達到。指過于性急圖快,反而不能達到目的。 |
神經過敏 | ①癥狀名。神經系統的感覺機能異常銳敏,神經衰弱患者大都有這種癥狀。②泛指多疑,好大驚小怪。 |
風卷殘云 | 大風把殘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比喻把殘存的東西掃蕩干凈;也用來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 |
政通人和 | 政事通達;人心和順。形容國家穩定;人民安樂。 |
熬更守夜 | 指熬夜。 |
大江東去 | 長江的水往東奔流而去。后借用為詞牌名。多表示陳跡消逝,歷史向前發展。 |
針鋒相對 | 針鋒:針尖。針尖對針尖。比喻雙方的意見、觀點、策略、行動等尖銳的對立。也比喻在斗爭中針對對方的言論、行動等采取相應的行動、措施。 |
以訛傳訛 | 以:拿;把;訛:謬誤;錯誤的。把本來就不正確的東西流傳出去。 |
還淳反素 | 同“還淳反樸”。 |
當家立計 | 主持家政,籌劃生計。 |
說嘴說舌 | 搬弄是非,沒事找事。 |
志大才短 | 志:抱負。指人志向大而才能不夠 |
來鴻去燕 | 比喻行蹤漂泊不定的人。 |
神通廣大 | 原是佛教指其神通法力的廣大無邊。現形容本領高超;無所不能。 |
易轍改弦 | 變更車道,改換琴弦。比喻改變方向、計劃、做法或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