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斷房謀的成語故事

拼音dù duàn fáng móu
基本解釋《新唐書·杜如晦傳》:“每議事帝所,玄齡必曰:‘非如晦莫籌之?!叭缁拗?,卒用玄齡策也。蓋如晦長于斷,而玄齡善謀,兩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濟謀,以佐佑帝。”后因以謂多謀善斷曰“杜斷房謀”。
出處《新唐書·杜如晦傳》:“每議事帝所,玄齡必曰:‘非如晦莫籌之?!叭缁拗粒溆眯g策也。蓋如晦長於斷,而玄齡善謀,兩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濟謀,以佐佑帝?!?/p>
唐朝初年,唐太宗善于任用能人為之服務,經常聽從大臣的意見。一次他與文昭商量事情,房玄齡感慨地說:“非如晦莫能籌之?!钡鹊蕉湃缁迊淼綍r,杜如晦立即分析房玄齡的計謀做出決斷。他們兩人合作得十分融洽,人稱房謀杜斷。
杜斷房謀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杜斷房謀)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不可勝舉 | 明 方孝孺《答俞景文》:“古之傳世者雖不可勝舉?!?/td> |
心灰意懶 | 元 喬吉《玉交枝 閑適》曲:“不是我心灰意懶,怎陪伴愚眉肉眼?” |
夢幻泡影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應化非真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td> |
力小任重 | 《周易·系辭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
曉以大義 | 吳玉章《從甲午戰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第十四篇:“林時爽誤信其中頗有黨人,合欲曉以大義?!?/td> |
主憂臣勞 | 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臣聞主憂臣勞,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會稽,所以不死,為此事也?!?/td> |
??谥?/a> | 《史記·商君列傳》:“夫五羖大夫,荊之鄙人也。聞秦繆公之賢而原望見,行而無資,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繆公知之,舉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國莫敢望焉。”《呂氏春秋·舉難》等又載有寧戚飯牛得到齊桓公賞識的事。 |
懸崖勒馬 | 元 鄭德輝《智勇定齊》:“呀,你如今船到江心補漏遲,抵多少臨崖勒馬才收騎?!?/td> |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td> |
行不顧言 | 戰國·鄒·孟軻《孟子·盡心下》:“言不顧行,行不顧言,則曰:古之人,古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