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冠而去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冠:官帽。指辭去官職。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逢萌傳》:“時王莽殺其子宇,萌謂友人曰:‘三綱絕矣!不去,禍將及人。’即解冠掛東都城門,歸,將家屬浮海,客于遼東。”
例子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17回:“不如竟掛冠而去,使他一個沒趣。”
基礎信息
拼音guà guān ér qù
注音ㄍㄨㄚˋ ㄍㄨㄢ ㄦˊ ㄑㄨˋ
繁體掛冠而去
感情掛冠而去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指棄官。
近義詞辭官歸隱
反義詞東山再起
英語bow out(go to gras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離心離德(意思解釋)
- 寧為雞口,無為牛后(意思解釋)
- 懸而未決(意思解釋)
- 輪焉奐焉(意思解釋)
- 林下風致(意思解釋)
- 囊螢映雪(意思解釋)
- 如履薄冰(意思解釋)
- 照葫蘆畫瓢(意思解釋)
- 明爭暗斗(意思解釋)
- 辭簡意足(意思解釋)
- 取而代之(意思解釋)
- 慷慨悲歌(意思解釋)
- 百無一是(意思解釋)
- 吃不了兜著走(意思解釋)
- 扶搖直上(意思解釋)
- 一鼻子灰(意思解釋)
- 刀耕火種(意思解釋)
- 生公說法(意思解釋)
- 依樣畫葫蘆(意思解釋)
- 男大當婚(意思解釋)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釋)
- 胡支扯葉(意思解釋)
- 當頭棒喝(意思解釋)
- 避俗趨新(意思解釋)
- 在此存照(意思解釋)
- 面如土色(意思解釋)
- 惹是生非(意思解釋)
- 大勢所趨(意思解釋)
※ 掛冠而去的意思解釋、掛冠而去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與世長辭 | 世:人世;長:永遠;辭:辭別;告別。和人世永遠告別。是死的委婉語。 |
低聲下氣 | 形容說話時恭順卑微的樣子。 |
狼號鬼哭 | 形容哭聲凄慘。 |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義之臣,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貞節的婦女,不再嫁第二個丈夫。指忠誠不二。 |
萬眾一心 | 千萬人一條心。形容齊心協力團結一致。 |
南轅北轍 | 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 |
安安靜靜 | 指沒有聲音,沒有吵鬧和喧嘩。 |
膽寒發豎 | 形容恐怖之極。 |
來蹤去跡 | 蹤、跡:腳印。來去的蹤跡;指人、物的來歷或事物的前因后果。 |
群龍無首 | 首:頭;引申為領袖。一群龍沒有領頭的。比喻沒有領頭的;無從統一行動。 |
兵荒馬亂 | 兵、馬:指戰爭;荒:荒亂。指社會秩序極端不安定。形容戰時社會動蕩不安;混亂的情景。 |
喜新厭舊 | 厭:厭惡。喜歡新的;厭棄舊的。多指用情不專一。 |
喔咿儒睨 | 儒睨:強笑的樣子。形容老著臉皮,強作歡顏。 |
穩操勝券 | 穩:穩當地;操:拿著;掌握。穩穩地拿著勝利的憑證。比喻有勝利的把握。 |
暴取豪奪 | 豪:強橫。用暴力劫奪。 |
作亂犯上 | 犯:冒犯。違抗尊長或朝廷,為悖逆或叛亂的行為。 |
室徒四壁 | 猶言室內空無一物。喻貧窮。 |
女生外向 | 向:朝著,引申為偏愛。女子成人總要結婚。指女子心向丈夫家。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舞刀躍馬 | 揮舞刀槍,縱躍戰馬。比喻奮勇作戰。 |
不可磨滅 | 磨滅:指痕跡、印象、功績、事實、道理等;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消失。形容永遠不會消失。 |
口墜天花 | 據《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序品》載,佛祖說法,感動天神,“六欲諸天及天子眾,以天福力雨種種華:優缽羅華,波頭摩華……于虛空中繽紛亂墜”,“天華亂墜滿虛空,眾香普熏于大會”。后遂以“口墜天花”喻指以夸誕之詞動人聽聞或以甘言騙人。華,同“花”。 |
立地書櫥 | 比喻人讀書多,學識文博。 |
念茲在茲 | 念:思念;記念;茲:此;這個。念念不忘某件事。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帶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輕寒”、“料峭春寒”。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訴別人。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當的用心或行徑。 |
一剎那 | 剎那:梵文ksana的音譯。指十分短促的時間。 |
伸手不見五指 | 形容光線非常暗,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