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目貴耳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指輕視眼前所見,重視遠道傳聞。比喻舍近求遠。
出處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 草三 蛇床》:“世人舍此而求補藥于遠域,豈非賤目貴耳乎?”
例子而賤目貴耳者,顧謂今不如古,方隅之別也。清·李調元《<蜀雅>序》
基礎信息
拼音jiàn mù guì ěr
注音ㄐ一ㄢˋ ㄇㄨˋ ㄍㄨㄟˋ ㄦˇ
繁體賤目貴耳
感情賤目貴耳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相信傳聞。
近義詞貴耳賤目
反義詞眼見為實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超俗絕世(意思解釋)
- 上下其手(意思解釋)
- 匡亂反正(意思解釋)
- 綽有余裕(意思解釋)
- 玩世不恭(意思解釋)
- 不分青紅皂白(意思解釋)
- 明爭暗斗(意思解釋)
- 兵無常勢(意思解釋)
- 聊以自慰(意思解釋)
- 過而能改(意思解釋)
- 風俗人情(意思解釋)
- 公才公望(意思解釋)
- 氣吞牛斗(意思解釋)
- 雷霆萬鈞(意思解釋)
- 平心而論(意思解釋)
- 勝友如云(意思解釋)
- 便還就孤(意思解釋)
-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意思解釋)
- 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意思解釋)
- 形影相隨(意思解釋)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釋)
- 天作之合(意思解釋)
- 千真萬確(意思解釋)
- 眾所瞻望(意思解釋)
- 在此存照(意思解釋)
- 無所畏懼(意思解釋)
- 轉彎磨角(意思解釋)
- 張徨失措(意思解釋)
※ 賤目貴耳的意思解釋、賤目貴耳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徘徊觀望 | 徘徊:來回地行走。形容應該決斷時猶豫的樣子。 |
圓顱方趾 | 方腳圓頭。指人類。 |
一寸丹心 | 丹心:赤心;忠心。一片赤誠的心。 |
縫衣淺帶 | 寬袖大帶是古代儒者的服飾,借指儒者。 |
落落大方 | 落落:坦率開朗;舉止瀟灑自然。形容言談舉止自然大方;不拘謹。 |
樂道安命 | 樂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
二百五 | 指傻頭傻腦,不很懂事而又倔強莽撞的人。 |
是非口舌 | 因說話引起的誤會或糾紛。 |
個人主義 | 個人本身的利益應該高于一切的道德學說或原則,道德的自私自利。 |
孤身只影 | 形容孤單一人。 |
清清楚楚 | 清晰明白有條理。 |
光前耀后 | 光前:光興前業。光耀祖先,造福后代。 |
緣慳分淺 | 慳:欠缺。緣分欠缺。指與對方無緣相見 |
誅求無度 | 斂取、需索財賄沒有限度。 |
窮家富路 | 指居家應節儉,出門則要多帶盤纏,免遭困窘。 |
春山如笑 |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
東扶西倒 | 從這邊扶起,卻又倒向那邊。比喻顧此失彼。也形容壞習氣太多,糾正了這一點,那一點又冒頭了。 |
敲詐勒索 | 依仗權勢或抓住別人的把柄;采取威脅手段索取錢財。 |
自命不凡 | 自稱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偶一為之 | 偶:偶爾;偶然;為:做;干;之:代詞;代某件事。偶爾做一回。 |
走南闖北 | 指走過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闖蕩。 |
龍爭虎斗 | 龍與虎之間的爭斗。形容斗爭或競賽十分激烈緊張。 |
倒裳索領 | 索:搜尋、尋求。把衣裳倒過來尋找領口。比喻辦事抓不到要點。 |
恐后爭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進。 |
讀書種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 |
聰明反被聰明誤 | 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 |
似是而非 | 是:對;正確;非:不對;錯誤。好像是對的;實際上不對。指表面上相似;實際上不一樣。 |
伸手不見五指 | 形容光線非常暗,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