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鞭斷流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晉書·苻堅載記》:苻堅攻打東晉時驕傲地說,我的士兵把馬鞭投到江里,都能把江水截斷。比喻人馬眾多,兵力強大。
出處《晉書 苻堅載記》:“以吾之眾旅,投鞭于江,足斷其流,何險之足恃?”
例子《辛亥革命 武昌起義清方檔案 清吏條陳》:“似宜投鞭斷流,武漢唾手可復。”
基礎信息
拼音tóu biān duàn liú
注音ㄊㄡˊ ㄅ一ㄢ ㄉㄨㄢˋ ㄌ一ㄡˊ
繁體投鞭斷流
感情投鞭斷流是中性詞。
用法緊縮式;作謂語、分句;形容兵眾勢大。
英語with a strong army that, if the soldiers throw their whips into the river, it would be enough to stem the current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隨行就市(意思解釋)
- 定時炸彈(意思解釋)
- 炒魷魚(意思解釋)
- 不屑一顧(意思解釋)
- 金屋藏嬌(意思解釋)
- 飽食終日,無所事事(意思解釋)
- 多多益善(意思解釋)
- 起兵動眾(意思解釋)
- 堂堂一表(意思解釋)
- 形神不全(意思解釋)
- 夜深人靜(意思解釋)
- 時易世變(意思解釋)
- 毀于一旦(意思解釋)
- 漚沫槿艷(意思解釋)
- 姹紫嫣紅(意思解釋)
- 自食其果(意思解釋)
- 之死靡二(意思解釋)
- 困而不學(意思解釋)
- 火燭銀花(意思解釋)
- 滿招損,謙受益(意思解釋)
- 徇私舞弊(意思解釋)
- 纏綿悱惻(意思解釋)
- 妻兒老少(意思解釋)
- 抱恨黃泉(意思解釋)
- 孝子賢孫(意思解釋)
- 風急浪高(意思解釋)
- 珠玉之論(意思解釋)
- 心煩意亂(意思解釋)
※ 投鞭斷流的意思解釋、投鞭斷流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見風是雨 | 比喻只看到一點跡象,就輕率地信以為真 |
寧為雞口,無為牛后 |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不為大者之后。 |
口快心直 | 有啥說啥;想啥說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語言明快。 |
牝雞司晨 | 牝雞:母雞;司:掌管。比喻女人掌權當政。 |
吃不了兜著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擔當。 |
風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風尚、禮節、習慣等。 |
敷衍了事 | 敷衍:將就應付;不認真。了:了結。將就應付地把事辦了。指做事不認真;缺乏責任心。 |
穢德垢行 | 指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 |
休戚是同 | 休:歡樂,吉慶;戚:憂愁;是:語助詞。彼此間的憂樂和禍福共同承擔。形容關系密切,同甘共苦。 |
倒裳索領 | 索:搜尋、尋求。把衣裳倒過來尋找領口。比喻辦事抓不到要點。 |
禮壞樂缺 | 禮:社會道德、行為的規范;樂:教化的規范;缺:殘破,廢缺。形容社會綱紀紊亂,動蕩不安。 |
天下第一 | 形容沒有人能比得上。 |
盡誠竭節 | 誠:忠誠。節:氣節,義節。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亦作“盡節竭誠”、“盡心竭誠”、“盡忠竭力”、“盡忠竭誠”、“盡忠竭節”、“竭忠盡節”。 |
膽大心小 | 形容辦事果斷,考慮周密。 |
不合時宜 | 時宜:當時的需要或時尚。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 |
當頭棒喝 | 當頭:迎頭;喝:大聲喊叫。原是佛教用語。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或大喝一聲;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F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鷸蚌相爭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
精明強干 | 精細聰明;善于辦事。也作“精明能干”。 |
出師不利 | 師:軍隊。利:順利。出戰不順利。形容事情剛開始,就遭受敗績。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語助詞;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仰望著高山,效法著大德。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無計可施 | 施:施展。沒有什么計謀可以施展。指一點辦法也沒有。 |
罵罵咧咧 | 指在說話中夾雜著罵人的話 |
湖海飄零 | 飄零:飄泊。居無定所,四處飄泊。 |
恩重如山 | 恩情像高山一樣厚重;形容恩義極為深重。 |
花天酒地 | 花:比喻美女;舊指娼妓或娼館。指整天挾妓飲酒。形容沉湎于吃喝嫖賭的荒淫腐化生活。 |
亡羊補牢 | 羊丟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后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 |
彼此彼此 | 指兩者比較差不多。 |
憂憤成疾 | 憂愁氣憤得病了。形容極其憂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