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先廟碑附詩
袁氏先廟碑附詩。唐代。韓愈。 袁自陳分,初尚蹇連。越秦造漢,博士發論。司徒任德,忍不錮人。收功厥后,五公重尊。晉氏于南,來處華下。鴻臚、孝侯,用適操舍。南州勤治,取最不懈。當陽耽經,唯義之畏。石州烈烈,學專春秋。懿哉咸寧,不名一休。趨難避成,與時泛浮。是生孝子,天子之宰。出把將符,群州承楷。數以立廟,祿以備器。由曾及考,同堂異置。柏版松楹,其筵肆肆。維袁之廟,孝孫之為。順勢即宜,以諏以龜。以平其巇,屋墻持持。孝孫來享,來拜廟庭。陟堂進室,親登籩铏。肩臑胉骼,其樽玄清。降登受胙,于慶爾成。維曾維祖,維考之施。于汝孝嗣,以報以祗。凡我有今,非本曷思。刻詩牲系,維以告之。
[唐代]:韓愈
袁自陳分,初尚蹇連。越秦造漢,博士發論。司徒任德,忍不錮人。
收功厥后,五公重尊。晉氏于南,來處華下。鴻臚、孝侯,用適操舍。
南州勤治,取最不懈。當陽耽經,唯義之畏。石州烈烈,學專春秋。
懿哉咸寧,不名一休。趨難避成,與時泛浮。是生孝子,天子之宰。
出把將符,群州承楷。數以立廟,祿以備器。由曾及考,同堂異置。
柏版松楹,其筵肆肆。維袁之廟,孝孫之為。順勢即宜,以諏以龜。
以平其巇,屋墻持持。孝孫來享,來拜廟庭。陟堂進室,親登籩铏。
肩臑胉骼,其樽玄清。降登受胙,于慶爾成。維曾維祖,維考之施。
于汝孝嗣,以報以祗。凡我有今,非本曷思。刻詩牲系,維以告之。
袁自陳分,初尚蹇連。越秦造漢,博士發論。司徒任德,忍不錮人。
收功厥後,五公重尊。晉氏于南,來處華下。鴻臚、孝侯,用適操舍。
南州勤治,取最不懈。當陽耽經,唯義之畏。石州烈烈,學專春秋。
懿哉鹹甯,不名一休。趨難避成,與時泛浮。是生孝子,天子之宰。
出把將符,群州承楷。數以立廟,祿以備器。由曾及考,同堂異置。
柏版松楹,其筵肆肆。維袁之廟,孝孫之為。順勢即宜,以諏以龜。
以平其巇,屋牆持持。孝孫來享,來拜廟庭。陟堂進室,親登籩铏。
肩臑胉骼,其樽玄清。降登受胙,于慶爾成。維曾維祖,維考之施。
于汝孝嗣,以報以祗。凡我有今,非本曷思。刻詩牲系,維以告之。
唐代·韓愈的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 韓愈的詩(357篇) 〕
明代:
于慎行
云間神闕九關開,樹杪仙輿萬乘來。霧雨蕭蕭陰輦路,松楸郁郁鎖城臺。
摐金大樂空山應,裸玉崇儀列辟陪。聞道龍衣親負土,漢家原廟不勝哀。
雲間神闕九關開,樹杪仙輿萬乘來。霧雨蕭蕭陰輦路,松楸郁郁鎖城臺。
摐金大樂空山應,裸玉崇儀列辟陪。聞道龍衣親負土,漢家原廟不勝哀。
清代:
毛奇齡
西施歌館舊城東。畫棟朱欄映碧空。花絮陰陰趁晚風。
翠重重。石上胭脂墮雨紅。
西施歌館舊城東。畫棟朱欄映碧空。花絮陰陰趁晚風。
翠重重。石上胭脂墮雨紅。
清代:
張善恒
不耐蕭條甚,秋思苦自吟。愁添千里雁,夢冷十年心。
重以思兄念,因之別恨深。登城間散步,風雨滿霜林。
不耐蕭條甚,秋思苦自吟。愁添千裡雁,夢冷十年心。
重以思兄念,因之別恨深。登城間散步,風雨滿霜林。
:
王洪
碧嶂丹崖瀉不停,翠微云凈轉分明。春風不散空中影,夜月偏聞樹底聲。
內苑分來瑤草合,御橋流出鳳池平。仙源信與人間別,歲歲年年長自清。
碧嶂丹崖瀉不停,翠微雲淨轉分明。春風不散空中影,夜月偏聞樹底聲。
內苑分來瑤草合,禦橋流出鳳池平。仙源信與人間別,歲歲年年長自清。
清代:
周翼椿
仄仄輕寒褪袷衣。清和天氣夏來時。雨馀新綠連云暗,風過殘紅滿院飛。
焚百和,理金徽。新詞自詠送春歸。春駒不識韶華去,猶逐馀香飐粉衣。
仄仄輕寒褪袷衣。清和天氣夏來時。雨馀新綠連雲暗,風過殘紅滿院飛。
焚百和,理金徽。新詞自詠送春歸。春駒不識韶華去,猶逐馀香飐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