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毫之末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秋毫:鳥獸在秋天新長出的細毛。末:末梢;尖端。比喻十分細微的東西。
出處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吾力足以舉而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例子(1)他的觀察力十分敏銳,即使是秋毫之末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2)外交上的事情,即使小如秋毫之末,也要謹慎,不能出錯。
基礎信息
拼音qiū háo zhī mò
注音ㄑ一ㄡ ㄏㄠˊ ㄓ ㄇㄛˋ
繁體秌毫之末
正音“之”,不能讀作“zī”。
感情秋毫之末是中性詞。
用法偏正式;作賓語;用于書面語。
辨形“毫”,不能寫作“豪”。
近義詞無足輕重、輕于鴻毛
反義詞龐然大物、重于泰山
英語the tip of an animal's hair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薪貴于桂(意思解釋)
- 聞聲相思(意思解釋)
- 離經辨志(意思解釋)
- 首身分離(意思解釋)
- 見多識廣(意思解釋)
- 自強不息(意思解釋)
- 蝶粉蜂黃(意思解釋)
- 肝膽過人(意思解釋)
- 目不忍見(意思解釋)
- 撈一把(意思解釋)
- 囊螢照雪(意思解釋)
- 親上成親(意思解釋)
- 民不畏死(意思解釋)
- 風和日麗(意思解釋)
- 粗制濫造(意思解釋)
- 吳下阿蒙(意思解釋)
- 風急浪高(意思解釋)
- 進讒害賢(意思解釋)
- 心曠神怡(意思解釋)
- 熟能生巧(意思解釋)
- 女生外向(意思解釋)
- 將功折罪(意思解釋)
- 呼風喚雨(意思解釋)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釋)
- 色厲內荏(意思解釋)
- 河山之德(意思解釋)
- 轟轟烈烈(意思解釋)
- 西學東漸(意思解釋)
※ 秋毫之末的意思解釋、秋毫之末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徑情直遂 | 徑情:任意、隨心;遂:成功地滿足心愿。隨著自己的意愿;順利地達到目的;獲得成功。 |
信及豚魚 | 及:達到;豚:小豬。信用及于小豬和魚那樣微賤的東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
膽如斗大 | 膽:膽量;斗:舊時的一種量器,容量為十升。膽子像斗一樣大。形容膽量極大。 |
疙里疙瘩 | 文字不通暢,物體不平滑很粗糙。 |
仰屋著書 | 仰:臉向上;著:寫。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群龍無首 | 首:頭;引申為領袖。一群龍沒有領頭的。比喻沒有領頭的;無從統一行動。 |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指幸運事不會連續到來,禍事卻會接踵而至。 |
躡手躡腳 | 躡:放輕腳步。形容動作很輕;有時指走路時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隨。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這里指官服。脫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辭官還鄉。 |
性急口快 | 性子急,有話就說。 |
花言巧語 | 原指鋪張修飾而無實際內容的言語或文辭。后指虛假而動聽的話;也指說虛假而動聽的話。 |
光前啟后 | 猶“光前裕后”。 |
有目共睹 | 睹:看見。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形容極其明顯。 |
專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一條龍 | 比喻事物首尾相連,排成一條連續不斷的線。也比喻生產程序或工作環節上的相關聯的連續。 |
手不釋書 | 猶手不釋卷。 |
依樣畫葫蘆 |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也作“依樣葫蘆”;“比著葫蘆畫瓢”、“照葫蘆畫瓢”。 |
似是而非 | 是:對;正確;非:不對;錯誤。好像是對的;實際上不對。指表面上相似;實際上不一樣。 |
白草黃云 | 形容邊塞荒漠凄涼的景象。 |
臭名昭著 | 名:名聲;昭著:顯著;明顯。壞名聲誰都知道。 |
迷離惝恍 |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 |
坐以待斃 | 待:等待;斃:死。坐著等死。指無力抗爭或不想抗爭。 |
離本趣末 | 趣:通“趨”,趨向。丟掉根本,追逐末節 |
叫苦不迭 | 不迭:不停止。形容連聲叫苦。 |
赤膽忠心 | 赤:赤誠、真誠;忠:忠誠。形容很忠誠;有時也指非常真誠的心。也作“忠心赤膽”。 |
轟轟烈烈 | 轟轟:像聲詞;形容巨大聲響;烈烈:火焰盛燃的樣子。形容聲勢浩大;氣勢雄偉。 |
罵罵咧咧 | 指在說話中夾雜著罵人的話 |
踉踉蹌蹌 | 走路歪歪斜斜的樣子。 |